宣教士學習語言的重要性

『來,把我手上的檳榔嚼下去,你如果真的想學我們的話,只要開始嚼檳榔就沒問題了!』
當我們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落的時候,我們的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在語言與文化的學習上面。誠實的說,那段學部落語言的時間,真的很辛苦。沒有課本,沒有補習班,只能像一個小孩子,牙牙學語的一句一句慢慢學。如果吃檳榔真的能夠讓我魔術般學會島上的語言的話,那麼一百顆, 一千顆檳榔我都願意吃了!當然,我客氣嚼了幾顆之後,我的語言沒有進步,最後還是要回到現實,花時間下功夫把語言學好。 (檳榔是在亞洲與大洋洲的植物,與石灰一起咀嚼,會變成血紅色,有亢奮與提神功能)。


在Radius十個月的訓練中,學生們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學習並實際應用很多在跨文化宣教工場會面對的問題。不管是文化適應,發展識字課程,聖經翻譯,團隊服事,教會建立,福音本質…等等,但是訓練其中一個非常核心的部分是在宣教士語言學習的訓練

這也是為什麼Radius Asia訓練的地點放在台灣東南亞移工及新居民人口最集中的地方。走在訓練中心的外面,可以看到印尼,菲律賓,越南及泰國的商店與移民。在週末的街上,感覺是在一個東南亞的城市裡面。

策略性的選這樣的地點,是因為在Radius的的訓練裡面,學習語言及文化是一個很核心的價值。在訓練的時候,我們會用這些東南亞的語言來模擬學習新的語言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要填寫時間表,訓練自己有紀律,跟有目標性的語言學習。每一個星期會花時間嚴格審查語調與腔調。每過幾個月,學生都會接受語言測試。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要求學生學一個他們以後不太可能會用到的語言上面呢?畢竟並不是每個學生以後都會到東南亞的這些國家。其實這10個月的語言學習的目標,『不是』要把印尼話或是泰文學到精通 (10個月的時間太短了)。Radius的訓練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一個新的語言」。藉著這些在訓練中心旁邊的語言,一個未來的宣教士會學到『如何』在一個新的環境學一個全新的語言。


下列3個原因說明,為何有流利的語言能力對於傳達福音如此重要。

1. 倘若傳講者沒有流利的語言能力,那麼福音信息非常容易被誤解。

在歌林多前書14章,保羅談到關於方言,方言必須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如果傳達者不清楚,對教會有什麼益處呢? 為了表達他的重點,他使用了關於語言的比喻。他說:

『同樣,你們所講的靈語若不清楚,誰能明白裏頭的信息呢?你們就是向空氣說話罷了!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語言,而沒有一種語言是不表達意思的。要是我不明白那種語言,那麼,使用那種語言的人對我來說是外國人,我在他眼中也是一個外國人。』(林前14:9-11,新譯本)

保羅提到,如果不懂他人的語言,對他而言,你是一位外國人,且對你而言,對方也只是一位外國人。如果傳講信息者是外國人,用的是聽不懂或不清楚的語言,那所傳講的信息所呈現的神又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要清楚傳達福音信息給未得之民,我們需要的是願意花時間、努力、和紀律上的決心。

宣教士需要達到的語言程度,不是日常生活簡單的對話,能夠買菜或是生存這一個異鄉而已。Radius傳遞給學生的觀念是:如果有準備委身跨文化宣教,那麼目標就是要達到當地成人對話,精準的語言程度。

我們為什麼訂那麼高的目標呢? 我們是特別喜歡學習語言嗎? 我可以很直接的說,絕對不是!我認識99%的宣教士都會很直接的說,他們痛恨語言學習。但是福音被誤解的後果太嚴重了。因為我們在乎福音,所以才要求語言的精準。

七年前在部落裡面,福音課程結束,當地第一代基督徒誕生後的隔一天早上,有一群年輕人高興的在我們島上面跑來跑去,興奮地跟其他的年輕人說:「我們聽到了最好的消息!耶穌替我們昨天的罪,今天的罪,還有明天以後的罪死了。所以從此以後,我們可以自由地去犯罪,因為耶穌基督都已經替我們贖罪了!」如果當時我們沒有精準的語言能力,把福音重新解釋給這群年輕人,相信島上現在的教會會是有很不一樣的光景。

2. 學習語言與了解文化的絕對關連

1885年,英國體育界著名的劍橋七傑抵達中國,開始參與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工作。當他們和戴德生一起搭船在漢江上航行時,施達德(C.T. Studd)、杜西德(Cecil Polhill-Turner)和杜明德(Arthur Polhill-Turner)三位將他們的中文文法課本放在旁邊,熱切為他們能得到說中文的方言。

當時戴德生不可氣地跟這些剛到工場的宣教士說: 「撒旦有太多的方式,可以讓中國人拒絕福音。就算我可以手一揮,把中文這個語言直接置入你們的腦袋,我也不會這麼做。

戴德生知道語言的價值; 他能流暢的說4種中文方言。但是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戴德生清楚的知道,學語言的過程會讓宣教士清楚的了解這語言背後的『文化』。一個沒有精通語言的宣教士,是不會了解當地文化的。而一個不了解當地文化的宣教士,是無法清楚的傳遞福音。

學語言過程中的每一天,不是只是在吸取文字知識而已。當宣教士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他每一天所經歷的,他說走過的土地,呼吸的空氣,經歷與累積的人際關係,在異鄉生活的高低,對當地文化的觀察,這些就是所謂的『道成肉身』的服事。 一個沒有精通當地語言的宣教士,永遠還是一個『局外人』,無法清楚的在當地的世界觀上來傳遞福音。

3. 沒有理解文化和語話的結果往往變成混合主義

如果可以將「混合主義」(syncretism)歸類為世上的一種宗教,它無可置疑地會是世上最普遍的宗教。無論是伊斯蘭教、佛教、天主教、或甚至是基督教裡面,除非有清楚的分辨和棄絕,在許多世界主流宗教表面的正統信仰制度之下,總是活躍著各樣的民間信仰因子、或泛靈論的信念。為什麼在所謂正統宗教的信徒之中,還是有著如惡魔之眼、亡靈日、魔法、「民俗療法」、神靈、祭祖和其他類似習俗繼續存在? 或許基督徒們在混合主義上能倖免於難?事實絕非如此。

令人難過的事實是,許多宣教工場上宣教士所稱的「基督徒」,並沒有完全理解他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聖經中講到神能把海水分開、醫病、祝福,並且還能餵飽成千上萬的人,這些故事大部分的人會高興的接受。但是通常對人類的墮落、罪、十字架的救贖,聖靈的工作與成為基督門徒的代價等的理解卻極少。他們認為耶穌是眾多神明/能量/靈魂當中的一位,能夠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但他們未曾認定耶穌為「唯一」的真神。當福音被混合同化後,那就不是真正的福音了!

「混合主義」往往是「速成」的附帶產生的結果,而「速成」是「實用主義」附帶產生的結果。宣教士為了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有『結果』,常常忽略了語言學習。是的,在跨文化宣教上透過翻譯,是會有馬上可以看見的效果。但是常常過的幾年後,宣教士才會發現原來當地的『基督徒』把原本的宗教混入福音,而到那時宣教士通常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些信仰的誤解。

當宣教士放慢速度,下定決心學好當地的文化,這所謂『慢的路』,其實是完成大使命最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