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最近有不同對宣教有負擔的年輕人跟我說,他們身邊關心的人給了這樣的聲音:

"有些教會還是很在乎牧師的頭銜誒,你應該先找被封牧的機會再出去宣教…"

"你以後從工場回來要做什麼?最好是先去拿一個神學院的學位,為以後留一條後路…"

這樣的聲音一直都有,聽起來也很有道理。「留後路」在人生規劃裡面是理所當然,有一個牧師的頭銜好像也會打開更多的服事的機會。這些建議沒有一個是“不好”的事…

但為什麼總覺得這樣的話聽起來”怪怪的“


當我大學畢業決定要去念神學院的時候,有教會的長輩過來跟我說,你應該先去念醫學院,跟你的爸爸一樣做醫生,以後你到教會服事大家會更尊敬你。年輕的時候我聽不懂這句話,但是20年後的今天,其實我更聽不懂。一個傳道人要去追求的並不是眾人的尊敬,更不是這個世界的肯定。當我們把神聖的跟世俗的混在一起,這種聽起來怪怪的感覺就出來了

現在看到同樣的想法,也在宣教圈裡面跑出來。我們跟這些年輕人所說的話,雖然都是出於好意,但是真的符合聖經嗎?在面對這些不同的建議,我們要記得下面的事情。:

【牧師的頭銜】不是拿來提升【我們的可信度】。當任何人能夠以牧羊人的身分來餵養基督的教會,這是何等大的榮耀與恩典。如果你的負擔是要好好牧會,那就好好的去牧會,做一個忠心的僕人。但是當我們把一個牧師的頭銜當作是能夠獲得眾人尊敬或接納的工具,那麼我們不只得罪了基督的新婦,我們也得罪了神。一個神聖的職位不應該拿來填滿我們世俗的心態。

想要宣教的年輕人常常會擔心,"沒有教會認識我怎麼辦?我要怎麼募款?有誰想要邀請我去分享?"此時,如果有一個牧師的頭銜,好像比較容易跟教會接觸。誠實的說,如果只是要一個"title”,美國就有網站,八十塊美金就可以買的一個政府認證的神職身分,非常的容易。但是在宣教的路上,我們最需要的,是我們的生命見證與忠心服事。牧會是好事,但是不要因為頭銜而去做。

有關【留後路】的心態。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建議,"先把道碩唸起來,這樣從宣教工場退下來之後,還有一口飯吃。"讓我直接的說,如果你在還沒有出去之前,就在煩惱離開工場之後的後路的話,那我請你不要走上長期宣教的路。如果留後路比【走下一步】更重要的話,那麼就算走到宣教工場,這樣子的心態只會繼續放大,造成許多不同的問題。

神如果會照顧空中的鳥兒和野地的花,我們為什麼不能走出那信心的腳步,相信他能夠供應我們所有的需要?相信神會持續預備未來的恩典,是每一個要走上宣教路的人需要學習的功課。是的,在宣教的這條路上,會有很多關心的聲音,但是我們要分辨【關心的聲音】與【神的聲音】有時候我們用神聖的理由來包裝我們留後路的心,結果只是延誤了年輕生命走到宣教禾場的腳步。神學學位應該代表我們對真理的學習與重視,而不是一個在教會裡有飯吃的工作證。

牧會的經驗與神學教育是【好的事情】我年輕的時候在神學院建造了很好的信仰根基,在牧會的時候累積了很多事工經驗,這些都是對跨文化宣教有直接的幫助。但是【好的】事跟這【必要的】事不一樣。一個宣教士如果沒有神學院的文憑就不能夠完成大使命嗎?我想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答案:絕對不是的。一個宣教士的生命,在出發之前需要有成熟的性格,健康的教會生活,對福音了解,加上跨文化宣教所需要的訓練。神學院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我認識許多沒有神學院文憑的宣教士在工場上,一樣的建立教會,翻譯聖經。

如果要去神學院,那就好好的去,但是一樣的,不要把這【好的東西】變成了一個讓我們的【履歷加分】的工具有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完美宣教士候選人的菜單,要有工作經驗,神學學位,牧會經歷,但是通常一個人如果要累積這樣子的菜單的話,他的年紀就已經超過適合去最前線工場的時機了。如果要接受神學訓練,我鼓勵你用正確的態度去學習,如果要牧會,就忠心做一個好牧羊人。

但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面,在一切都是好的選項中間,我們必須做一些選擇。宣教工場的需要是有急迫性的,我們更需要委身的年輕人,在宣教工場上忠心的服事。


建議:給想踏上宣教路的你

  • 沒有人說一定要做牧師才能夠有餵養跟服事的經驗。現在,就可以教會裡面積極參與服事與門徒訓練。教會如果有福音外展事工,就跳進去第一個參與。如果有餵養年輕基督徒的機會,不要放棄這門徒訓練的機會。成為一個委身教會的人。

  • 如果你考慮要接受神學訓練的話,特別是在年紀上有考量的弟兄姊妹,可以考慮一些1-2年的學位或是證書課程,不要把碩士的學位當作是一個安全網。現在很多的神學院都有提供免費的線上課程,都能夠裝備我們在神學與聖經上面的需求。

  • 大家都是好意的,但是請你現在就接受這個事實:你沒有辦法去滿足所有人對你的要求。禱告求神給你智慧,好好的去規劃宣教的這條路。

在啟示錄第四章我們看到,

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 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啟4:10)

在這個世界上的頭銜與學位都會過去,宣教士在宣教工場的豐功偉業也都一樣。我們害怕沒有眾人的【認可】,就用世界的方式來得到,我們想要替所有的處境都留一條後路,就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生命去鋪。但是在啟示錄的這些長老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提醒。這二十四個長老都有冠冕,這些都是他們事工的冠冕,他們打了美好的仗,守住了道,跑完了路(提後4:6-8)。但是最後,這些長老一個個摘下的頭上的冠冕,放在神的寶座前。這就是我們所有事工的動力!是的,我們要忠心服事,不論是教會還是禾場,我們要像保羅一樣,把得冠冕當做目標。但是這些長老沒有把頭上的冠冕當做自己的獎牌或是認證。因為這個得冠冕的目標背後還有更大的目標,就是有一天,我們能夠把頭上的冠冕摘下,也放在神的寶座前,因為只有祂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

世界上留後路的心態已經讓很多本來要走上宣教路的人換了方向。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年日有限,如果我們的準備只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更被尊敬、更有保障,那麼我們其實是在浪費生命,失去神所替我們準備的冠冕。讓我們的眼光都放在永恆裡面,相信神持續的恩典,好好的開始,好好的結束,忘記留後路,在宣教的路上,忠心的走出下一步。

陳維恩牧師
Radius Asia 跨文化宣教訓練中心 總幹事